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出炉 | 2017年第6期“景观评论”

LAF 景观设计学前沿 2020-01-25


《景观设计学》2017年第6期

030 | 景观评论

主编寄语 | 论文 | 观点与评论 | 主题实践 | 探索与过程


LAF


2018年刷——的一下就到啦,

小编先和大家道一声:











“景观评论”解题


《景观设计学》2017年第6期“景观评论”也终于和大家见面啦!虽然这一主题不算晦涩难懂,但阐释起来也并不容易。


首先,“评论”一词就拥有多样概念——


Critique


a report of something, such as a person’s work or ideas, that examines it and provides a judgment, especially a negative one

即在严正的审查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Criticism


the act of giving your opinion or judgment about the good or bad qualities of something or someone, especially books, films, etc.

即用专业的视角来进行评判(多为反思与讨论)

Evaluation


the process of judging something’s quality, importance, or value

即对事物的质量、重要性或价值进行评判

Review


the critic’s opinion of a book, play, or film

即对于图书、戏剧、电影等的评价

Opinion


a judgement about someone or something

即对于某人或某物的评判



尽管“评论”的含义不同,但其精髓却是一致的——批判性思维;其目的也是共通的——促进思考,增强对事物的理解。最终,我们选择“Criticism”作为“评论”的定义。


那么,是从评论的定义入手,探讨方法论?

还是借鉴建筑评论对景观评论进行解读?

评论的对象是什么?是设计作品还是观念?

评论是否需要以合适的文体为载体?

评论更应当保持客观还是营造一种有我之境?

……


在从多个角度对主题进行思考和剖析后,我们确定了本期的思路:我们希望通过对景观设计理论研究及评价方法的追踪与评述,探讨景观评论如何能够推动设计创作、推动景观理论体系的构建。



本期内容概述


提及景观评论,你的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哪些词语呢?


© 景观设计学


本期的封面罗列了内文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语及重要短句!下面就让我们从这些关键词入手,看看本期的作者都从哪些角度探讨“景观评论”——



主编寄语关键词:

一景十解


主编寄语中,主编俞孔坚借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唐纳德·W·迈尼希“一景十解”的经典观点,阐述了景观评论维度之广。中国的景观设计学学科和景观设计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亟待健康的评论环境。而新时代中国的景观既不需要阿谀奉承的捧杀,也应远离不着边际的谩骂和批判,其真正需要的是学术而全面的、以推动学科进步和促进学科发展为伦理底线的批评。



论文关键词:

批评、理论


论文栏目中,慕晓东基于景观批评在风景园林学中的缺失,从景观与批评的理论思辨、景观批评缺失的历史性分析、景观设计批评的操作等方面,结合关于景观设计批评的虚拟讨论,对景观与批评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其看来,真正重要的并非批评活动本身,而是批评活动可能产生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景观批评即风景。


虚拟评论对谈场景

© 慕晓东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王志芳等学者则提议结合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相关研究,对城市问题进行诊断与评价。通过剖析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产生原因、发生状态及影响程度,可以在城市及地域尺度上对城市双修或城市更新重点问题做出系统性的梳理和评价,进而更合理地制定城市双修策略。



观点与评论关键词:

评价、评估、批判意识、

道德规范、公众认识、

公共空间决策、媒介……


为多角度讨论主题,在这一个多月之内,编辑们面对面、视频及邮件采访了8位作者,呈现在本期的观点与评论栏目中。先来看看我们整理出的如下精彩片段!



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朱莉亚·泽尼亚克教授:

景观设计评论写作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建立学科框架,并在这一框架之下评价设计师的设计方案或建成项目;通过评论他人的项目,思考整个设计领域;以及基于限定条件较少的设计空间撰写评论。撰写评论的目的是传播有价值的学科知识。


密歇根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琼·艾弗森·纳索尔

景观可持续性的重要前提是维护。实践与研究同等重要,设计亦是科学的一部分。相较于其他学科,景观设计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景观设计师懂得如何运用想象力来改变看不见的社会关系。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评论家金秋野

评论是评论者以自身的历史知识和对时间的理解做出的理性判断,其目的在于表达评论者独立的价值观。评论需要具备完整的生命意识,不拘泥于固定的文体表达。真正的批评家是时间,一切传播的东西都要经历时间的检验。


台湾淡江大学建筑系专任副教授黄瑞茂

20余年的社区营造经验让我对认同感、公众参与、设计师角色等议题有了全新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师们关注的重点已由“这是我们所期望的生活空间吗”,转变为“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方式”,并进而转向“我们要如何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了社区营造的新局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

基于长久以来对于建筑策划理论的研究,“策划-设计-施工-运营-后评估-策划”闭环过程对于建筑创作是十分重要的。近30年的建筑策划理论及实践告诉我,“前策划-后评估”闭环、全过程咨询等理念不可忽视。虽然评估与评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都属于建筑师应掌握的技能范畴。

前策划-后评估过程图解

© 庄惟敏


东方园林首席设计师李建伟

当代中国景观设计行业中的“新中式”运动应加以批判,中国元素的滥用已经导致了景观设计的同质化,其盛行的原因是中国当前设计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狭隘的保守主义。中国文化如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展现值得我们深思。设计师应当跳脱出场地尺度的设计,而要拥有更加宏大的视野、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张唐景观首席设计师张东唐子颖

不同于以往所呈现的项目解读,这一次,我们基于对云朵乐园项目设计过程的解析,更就云朵乐园这一“自然博物馆”的主题选择、设计理念、设计与建造的关系,以及景观评论之于设计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释。

“跳跳云”节点

© 张海


“冰川峡谷”节点。阳光在镜面不锈钢的反射作用下显现出梦幻的效果

© 存在建筑


“冰川峡谷”节点中三角折板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 张唐景观



在采访之外,我们按照评论的思路,请BIG建筑事务所解读他们的网红项目曼哈顿主岛滨水区U型保护系统的建造过程和实际问题。事务所为该区域的未来弹性海岸建设和城市发展描绘崭新的图景,以应对飓风侵袭与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通过着重介绍该大型项目的第一阶段任务——东海岸弹性修复项目,其强调了景观作为一种既能突出场地耐久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亦能体现公园教育功能的媒介功能。


炮台公园护道

© BIG - Bjarke Ingels Group


从威廉斯堡大桥鸟瞰——暴雨前及暴雨时对比

© BIG - Bjarke Ingels Group



Sasaki上海办公室总监张斗总结了事务所近年来在上海的实践,包括临港新城绿环公园设计、徐汇滨江地区设计、陆家嘴滨江带和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等项目,思考了海岸景观的更替、滨水区保护与修复、生态与文化及创新的关系,以及公共空间的决策主体等议题。


陆家嘴滨江带:由线性雨水花园、莲花池和人工湿地组成的雨洪管理系统可以改善水质并营造沿岸的鸟类栖息地

© Sasaki Associates, Inc.


展示最前沿创新设计的窗口——灵感绿廊穿梭于整个世博文化公园,为展示前沿设计创意、体验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供灵活多用的室内外场地

© Sasaki Associates, Inc.



探索与过程关键词:

非设计、批判性思维


当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满足于遵循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而鲜少拓展甚至挑战给定的任务,或基于问题实质构想相应的设计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设计行业中批判性思维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通过对“设计”和“非设计”两个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本期探索与过程栏目中的两个项目探寻了拓展设计实践的可能性。


庞宇灵借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寻通常为设计实践所忽视的由人之感知所衡量的城市空间特质。其研究对象香港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俗称西环码头或Instagram码头,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拍照胜地。该研究揭示了实际使用与规划设计之间的失调:这处公用空间具有无形、不可预知的特性,而该城市传统的规划与设计实践则通常具有有形、被明确界定的特性。通过这种批判性的分析,庞宇灵倡导一种“与有意识的景观设计完全对立”的另类美学。


香港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

© Adrian Tsang


雨后的码头成为了“香港天空之镜”

© Tai Ngai Lung


菲恩·伯恩则就资源开发景观中的“非设计”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将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北部阿萨巴斯卡油砂矿的“非设计”现状归因于大规模自然资源开采项目对效率最大化的一味追求,以及对工业景观进入公众视野必要性的盲目贬低。在这一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菲恩·伯恩建议在场地中置入10座休息站,以重塑公众对这些既是工业景观亦是文化景观的场地的体验及对其物质特质的认知。


由废弃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井改造而成的休憩站

© Fionn BYRNE


位于一块洼地中的休憩站,其四周被轻质石油焦所环绕

© Fionn BYRNE


本期目录


┃主编寄语

○ 论景观评论 / 俞孔坚


论文

○ 景观与批评:可见与不可见的交错 / 慕晓东

○ 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研究与城市问题诊断 王志芳,李迪华,杨凌,孟珈民,赵妍


观点与评论

○ 景观设计评论写作 / Julia CZERNIAK

○ 以景观为媒介 / Joan Iverson NASSAUER

○ 景观与建筑设计中的语言 / 金秋野

○ 评社区营造新局面:探讨如何共同生活 / 黄瑞茂

○ 建筑策划的反思与完善:从前策划-后评估到全过程咨询 / 庄惟敏

○ 套路禁锢了创新——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保守主义 / 李建伟

○ 孩子们的自然博物馆——成都麓湖生态城云朵乐园 / 张东,唐子颖

○ 弹性的防洪基础设施:纽约市东海岸弹性修复计划 / Bjarke INGELS, Jeremy Alain SIEGEL, Simon DAVID, Autumn VISCONTI, Nandi LU

○ 上海大型公共绿地的未来 / 张斗


探索与过程

○ 探秘香港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 / Benni Yu-ling PONG

○ 魅影生态:美学、伦理与生态 / Fionn BYRNE


简讯


– THE END –


以上即为《景观设计学》2017年第6期,同时也是LAF五周年最后一期“景观评论”的精彩内容概览!


本期汇集了美国、英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多国家(地区),建筑、景观多行业,景观公司从业人员、高校教师、编辑多职业的专业人士对景观和评论的见解。从世界观,到方法论,LAF与你一同分享 : ) 


show一下热腾腾的新刊内页!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购

我们将于2018年1月9日统一发货


《景观设计学》2018年6大选题已经公布

同时,我们正式邀请学术召集人加入

协助编辑部组稿

搭建优秀学者与读者的桥梁!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点击下方主题名称回顾往期内容


2017年第1期“水系统协同设计”

2017年第2期“文化人类学与景观设计”

2017年第3期“共享经济与城市未来”

2017年第4期“沿海景观”

2017年第5期“生态修复与城市生活”

2017年前沿选题


主编寄语·故乡水是白沙溪

主编寄语·峨蔓的盐田

主编寄语·城市共享是景观要面临的必然趋势

主编寄语·人类只有一条海岸带

主编寄语·一场改善中国城市和实现美丽中国梦的“运动”


当何志森谈mapping工作坊,他会谈些什么?

中国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与变迁

Niall Kirkwood:哈佛景观教授谈如何更好地进行职业发展

水利专家王浩院士:景观设计师应时刻把“水”装在脑子里

“翻译”生活的景观设计师

哈佛做个小岛规划居然还要设计一份当地食谱?

诸大建谈共享经济与共享城市


更多优惠,请点击阅读原文

马上进入LAF官方微店!


《景观设计学》书架


▽ 国际研学交流营——传统村落的生态与文化

▽ 景观之路游学考察中心2018招新

▽ 望山生活,诗意栖居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与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